氨氮對魚類的毒害有急性中毒與慢性中毒之分。氨氮慢性中毒危害為:魚類攝食量降低,生長緩慢,組織損傷,降低氧在魚體組織間的輸送。急性中毒危害為:魚類表現為亢奮,在水中喪失平衡,抽搐,中毒嚴重的會造成死亡。 池魚氨氮中毒初期表現為食欲下降,搶食不積極,時而游出水面,時而潛入水底,魚溜池邊漫游,甚至出現白天浮頭不散現象。這一階段也隨之有數量不等的死魚現象,多見體大者先死。慢性中毒出現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當出現嚴重中毒時,魚群全池浮頭,開動增氧機后,魚群回避不近,向四周散浮,投施增氧劑也不見浮頭緩解。留心觀察,可見魚呼吸急促,身體側翻,體色變淺,不久則昏迷而死。 氨氮中毒的特點與先兆 (一)氨氮中毒的特點 ⑴中毒時間。氨氮中毒,沒有季節、晝夜之分,沒有天氣好壞之分。但多見于成魚池、密養高產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魚池。 ⑵中毒癥狀。氨氮中毒,魚群浮頭不明顯。呼吸急促,亂游亂竄,時而浮起,時而下沉,時而跳躍掙扎,游動遲緩,麻痹乏力。體暗,鰓烏,口腔發紫,粘液增多,最后活力喪失,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 ⑶中毒魚類。氨氮中毒,輕者多見先死底層魚類,尤其是鯉魚。耐氨氮力強的鯽魚及泥鰍常可幸存。如池塘混養鰱、鳙、鯉、草魚時,先大批中毒死亡的是鯉和鰱,草魚及鳙魚絕不會同批中毒。 ⑷增氧無效。氨氮中毒,開啟增氧機,池魚四散回避,不敢靠近。撒潑增氧劑,浮游魚群仍然毫無反應,癥狀如初。 (二)氨氮中毒的先兆 ⑴水體渾濁,過肥,透明度低,并有藍褐色油膜覆蓋。 ⑵常見氣泡從池底往上冒,并能在池邊嗅到腥臭氣味。 ⑶池魚食欲下降,搶食強度減弱。來時三三兩兩,去時不忙不慌。 ⑷鰓絲烏紫,血色暗紅不鮮。⑸常出現零星死魚,但死亡原因難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