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下水水源地水質約60%達不到規定標準
水利部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水庫水源地水質有11%不達標,湖泊水源地水質約70%不達標,地下水水源地水質約60%不達標。近10年來中國水污染事件高發,水污染事故近幾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國城鎮中,飲用水源地水質不安全涉及人口1.4億人。水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并應共同面對和解決的環境問題。
3月22日世界水日,也是在3月22-28日中國水周期間,由阿拉善SEE生態協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等聯合主辦的“水美中國”論壇在廣州舉行。面對日益突出的水資源問題,來自環保組織、企業、政府的數百位代表,從商業、政策及社會組織參與等不同維度,就水資源保護的經驗和案例進行跨界交流,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水保護行動。本文根據夏軍教授在論壇上的發言整理而成,未經發言者審閱。
今天想講三方面的問題:第一,全球水安全與水戰略。第二,直面中國水問題。第三,水的可持續利用對策與建議。
水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談一下關于水安全和水戰略。水安全在國際上是國家安全、全球安全,水安全的含義是非常廣的,涉及到水資源的供水安全,也有防洪安全,每年廣東、湖南、江
西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到汛期9月份大江大河發生災害,再往后一點北方的河流也會發生洪澇災害,因此供水和防澇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隨著經濟發展我們
有水質安全和水生態安全,水產生了問題,水多了、水少了、水臟了就引起生態環境的變化以及人居環境的變化。此外,中國也有很多國際性河流,跨境河流也涉及
到國家安全問題,涉及面非常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水安全的定義,是關于水安全定
義的一種,人類生存發展所需有量和質保障的水資源,可以被人類所利用的水叫水資源,包括了量和質的兩個概念,除此之外還需要維系流域可持續的人與生態環境
健康,確保人生命財產免受水災害損失的能力。還有一個定義是涉及水災害、滑坡、地震、泥石流等等,因此水安全的定義是相當廣泛的。我們現在面臨的水資源壓
力非常大。
水與人類未來關注的問題是什么呢?首先不光是我們當代人,子孫后代未來的生 存也需要清潔的水,很多政策都在研究水需求的驅動機制是什么,包括了經濟發展、人口增長、糧食安全、貿易的驅動機制,此外就是全球變化,它導致了水資源發
生變化,水質變差了,這就涉及到全球變化與水安全問題。此外,水與人體健康、水與環境、水與生態的問題叫水與環境健康,到2050年全球城市化率達到70%,大部分人居住在城鎮,因此水與城市化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生產糧食需要水,我們的能源需要水資源,水與能源也有非常大的關系,未來的水變化,
以及水安全戰略與對策是聯合國現在非常重視的,也是國際水資源協會等水組織重點關注的問題。
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是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UN大會作出的47/193號決議,根據UN環境與發展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第18章所提出的有關水資源保護、開發、管理的原則,考慮到雖然一切社會和經濟活動都極大地依賴于淡水的供應量和質量,但人們并未普遍認識到水資源開發對提高經濟生產力、改善社會福利所起的作用;還考慮到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許多國家將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經濟發展將受到限制,因此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旨在推動水資源的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乏淡水問題,開展廣泛的宣傳,以提高公眾對節水意識、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