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美國密爾沃基市供水發生隱孢子蟲事件,導致40多萬人感染疾病,50多人死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在原水突發污染情況下,水廠處理工藝缺乏應急能力,出廠水濁度超過1.5NTU,導致水中隱孢子蟲沒有被去除。濁度是渾濁度的簡稱,是光線與溶液中的懸浮顆粒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國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規定濁度限值為1NTU,水廠出廠水的濁度一般控制在0.5NTU左右。很多城市出廠水濁度已控制在0.1NTU以下,以保證飲用水的安全。 濁度是表現飲用水清澈與否的感官性指標,它又是反映飲用水中微生物和有機物含量多少的相關性指標。而飲用水的濁度主要由水源水中膠體、懸浮物和生物微粒經凈化處理后的殘存物造成。原水中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和原生動物(如“兩蟲”)等,細菌(球菌、桿菌、螺旋菌)尺寸在0.5-5μm;病毒最小的直徑僅10nm,大的達0.2μm;“兩蟲”的孢囊和卵囊尺寸在4-12μm。原水中的微生物、有機物等一般都附著于水中形成濁度指標的懸浮物上。 現代的濁度檢測技術發展迅速。各種用途的濁度儀,如實驗室儀器、在線分析儀、便攜儀濁度儀和超低濁度激光濁度儀等相繼問世,多種型號和款式的改進使濁度檢測儀器更具可比性和選擇性,多年來在水質檢驗濁度檢測中,積累了一些認識也提出了一些可探討的具體問題。 
1.散射光與水樣濁度之間的線性關系
在濁度儀量程的下限附近,如果雜散光的干擾小,則儀器的線性程度高。在濁度為0-40NTU之間,散射光與濁度是線性相關的關系;在0.1NTU以下檢測到全是非線性關系;在濁度>40NTU時,會產生前散射光效應,使散射光強度與濁度的線性關系變差。散射光與濁度的線性程度與濁度儀的準確度相關性很密切。
2.濁度儀的雜散光應小于0.020NTU,否則應該對儀器、樣品池進行清洗和維護。最好的濁度儀的雜散光在0.008NTU左右。
3.分辨率對于低濁度的分析,濁度儀的分辨率應該測量到接近0.01NTU。分辨率能描述水樣的特性,如波動、有否氣泡和變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