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是一種常用的評價水體污染程度的綜合性指標。它是英文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縮寫,中文名稱為化學需氧量或化學耗氧量,是指利用化學氧化劑(如重鉻酸鉀)將水中的還原性物質(如有機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它反映了水體受到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由于有機物是水體中最常見的還原性物質,因此,CO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的程度。COD越高,表明水體中還原性物質(如有機物)含量越高,而還原性物質可降低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導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水質腐敗變臭。另外,苯、苯酚等有機物還具有較強的毒性,會對水生生物和人體造成直接傷害。因此,我國將COD作為重點控制的水污染物指標。 
(1)在分析室采集樣品時,樣量大小對分析結果至關重要,因此,樣量的多少應以滿足分析條件的控制盒樣品有足夠的代表性為宜。一般情況下,取樣量不能太小,如果取樣量太小,所取原水樣中,某種導致高耗氧的顆粒因分析不均勻很可能移取不上,這樣測出的COD結果與實際水質的需氧量會相差很大,在分析室對同一樣品采用5.00mL、10.00mL、20.00mL、50.00mL取樣量做同等條件的測定實驗,發現取5.00mL水樣測定的COD結果與實際偏差較大,統計數據的規律性很差,取10.00mL、20.00mL水樣測定結果規律性則大有改善50.00mL水樣的COD結果規律性很好。所以對于COD含量大于1000mg/L以上濃度較大的水樣,在測定時,不能采用減少樣品量的方法去滿足測定中重鉻酸鉀加入量及滴定液濃度的要求,應以如前所述及到的方法去調整重鉻酸鉀標準溶液的濃度,這樣測定的數據才更準確。 (2)對水樣比較混濁的水樣,常常有較多的懸浮物存在,它是水體的組成之一,對污染物質在水體中的分布及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這類水樣,在提取分析樣品時,要充分振搖水樣,否則懸浮物會很快下沉,取樣的移液管,吸口在樣瓶的上中下不同位置取得的水樣濃度就有差異,特別是懸浮物的組成會大不一樣,測得的結果也就缺乏實際代表性。分析室實驗證明,搖樣后立即快速取樣測定與搖樣后延時取樣測定結果有較大出入,延時越大,偏離實際值越大,而搖樣后立即快速取樣測定的結果更接近于實際水質狀況。 要保證COD分析結果的質量,必須要抓好分析和水樣采集這兩個重要環節,如果忽略了任何一個,都會對分析結果的精度產生大的影響。通過對COD分析方法和水樣采集方法的改進,提高了COD分析結果的精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