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為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促進科技進步,生態環境部開展了《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氮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制革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調味品、發酵制品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電鍍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等6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的編制工作,目前上述6項標準正在向全社會征求意見。 《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原料藥(發酵類化學合成類提取類)和制劑類》 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藥品制劑類污染負荷量約占制藥全行業的80%,其中原料藥制造業的污染負荷占主要部分。制定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不僅可以支撐制藥工業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也可以促進行業推行清潔生產,節約能源和資源,從而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配套已發布的《發酵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3—2008)、《化學合成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4—2008)、《提取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5—2008)、《混裝制劑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8—2008),標準提出了原料藥(發酵類化學合成類提取類)和制劑類制藥工業的廢水、廢氣、固體廢物和噪聲污染防治可行技術,可作為原料藥(發酵類、化學合成類、提取類)和制劑類制藥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排污許可管理和污染防治技術選擇的參考。本標準也適用于產品與藥物結構相似的獸用藥品制造企業及醫藥中間體生產企業污染防治技術選擇的參考。 《氮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 氮肥是化肥產品中的最主要品種,氮肥行業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近年來,我國氮肥工業生產實現長足發展,企業技術水平不斷進步,裝置規模不斷擴大。但氮肥工業也是我國耗能較高、污染較重的行業之一,氮肥工業廢水具有氨氮和總氮濃度高的特點。制定氮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不僅可以支撐氮肥工業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也可以推動行業推行清潔生產,節約能源和資源,從而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配套已發布的《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8—2013),標準提出了氮肥工業的廢水、廢氣、固體廢物和噪聲污染防治可行技術,可作為氮肥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排污許可管理和污染防治技術選擇的參考。 《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 我國污染防治技術種類較多,但是適用于農藥行業的污染防治需求差異較大,技術應用水平參差不齊,企業在技術選取上的偏差導致成本的加大和污染防控效率低下,挫傷了企業環境治理的信心,不利于行業的協調、穩定、發展。2012年以來,國家逐步提高環境治理水平,加強農藥行業的生產技術改革,尤其是2017年以來,大量不合規的農藥企業被關停,環保己成為農藥生產的準入門檻,因此,企業對于可行技術指南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本標準提出了農藥制造工業的廢水、廢氣、固體廢物和噪聲污染防治可行技術,可作為農藥制造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排污許可管理和污染防治技術選擇的參考。農藥生產的中間體生產企業的污染防治也可參照本標準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