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對新污染物治理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并提出2023年年底前,完成首輪化學物質基本信息調查和首批環境風險優先評估化學物質詳細信息調查;2025年年底前,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體系。 《行動方案》發布后,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日漸受到關注。進一步推定新污染物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實目標。 新污染物是指合成的或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或微生物,它們在環境中通常不被監測或管理,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征,其來源廣泛、危害嚴重、環境風險隱蔽,治理難度較大。
在防治過程上,《工作方案》提出源頭管控、過程強化兩個要點。源頭管控即加強產品中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加強典型園區新污染物源頭監管等五項措施;過程強化即規范抗生素類藥品、農藥使用管理,加強清潔生產和綠色制造。 
不難看出,減排方面兩大方案均實現進一步細化,強化過程細節控制,減少源頭新污染物排放,促進新污染物防治全面化、精細化、 在末端治理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加強新污染物多環境介質協同治理、持續推進飲用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深化水產養殖業新污染物治理試點、加強制藥行業新污染物排放治理、加強微塑料污染治理五個基本內容。這些治理要求與新污染物特點息息相關。 新污染物的“新”包括,化學物質在環境中很長時間,并導致物質的用途或處置方式發生了改變,導致化學物質釋放到環境中形成了新污染物。這一特點在上述應用行業領域中尤為明顯。提升重點行業、領域的末端治理能力也,降低新污染物環境風險,有利于建立新污染物防治長期機制。 除了上海,全國多個省市紛紛公布新污染物治理方案。《河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年底前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體系;《江西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出臺 化工、農藥行業將率先試點;甘肅發布《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要求2023年上半年完成甘肅省新污染物調查監測試點方案,并提出加強新污染物監測儀器設備配置、鼓勵研究制定地方相關方法、標準和規范等措施;《寧夏回族自治區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確全自治區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目標任務以及保障措施。新污染物治理版圖已現,全國范圍內的新污染物治理體系正在建成。 (資料來源:上海市環境廳、人民日報、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