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污染物是指已經排放或可能排放到環境的,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我國在產在用的化學物質有數萬種,每年還新增上千種新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在生產、加工使用、消費、廢棄處置的過程中都可能進入環境介質中,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新污染物治理是我國現階段生態環境保護新的重點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開展新污染物治理”。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從完善法規制度、調查監測、源頭管控、過程控制、末端治理、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提出18條行動舉措,為新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明確且詳細的行動指南。在此基礎上,各地結合實際情況,紛紛制定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日前,為加強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等新污染物治理,切實保證生態環境安全和人們健康,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了《河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了河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主要目標和工作任務。 
《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完成高關注、高產(用)量的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篩查,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體系,建立省級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對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實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和管理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顯增強。 《工作方案》提出“開展調查監測,評估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狀況”“嚴格源頭管控,防范新污染物環境風險”“強化過程控制,減少新污染物排放”“深化末端治理,降低新污染物環境風險”“深化末端治理,降低新污染物環境風險”六大方面的13項重點任務。 2025年年底前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體系。此外,為保證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工作方案》還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監管執法、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加強宣傳引導4項保障措施。
|